库区农民端上“绿饭碗”
来源:本站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11-04 浏览人次:
河南省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肩负着清水北送的重任。近年来,当地把“水质保护”和“产业发展”两大责任一肩扛,立足水源地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特色林果、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农民们逐渐端上了“绿饭碗”。唐王桥村位于淅川县九重镇,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廉成道告诉记者,为了让这里的农民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当地深入考察论证后,引入福森集团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设了1万多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把金银花变成群众的“增收花”。“金银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种植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可以很好地保护环境。”廉成道说。福森集团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岐表示,该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每年可采摘4茬花,产出近千吨的优质中药原材料,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助力农民增收。在金银花种植基地内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碧绿茂盛的金银花树生机勃勃,一盏盏太阳能杀虫灯立在田间,十几位村民正手脚麻利地修剪金银花。“现在我天天有活儿干,月月有收入。除草、浇水、摘花、锄地各种工作我都会干,一天能挣一百元左右。加上十几亩土地的流转费,一年全家收入超过三万元。收益比种庄稼好多了!”今年78岁的唐王桥村村民高书华说。“富硒黄金梨味甜汁多,根本不愁卖。”在淅川县金河镇龚井村的富硒黄金梨产业基地,基地负责人崔国平正与多位村民将保鲜库中的黄金梨拿出进行分拣、打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崔国平告诉记者,他九年前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黄金梨40000多株,一斤售价6至8元不等,带动周边数十名农户从事套袋、采摘等工作,人均年增收5000元。黄金梨已经成了周边农户增收的“金疙瘩”。“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全部使用农家肥,不仅省时省工,也减少了氮磷钾等化肥的用量,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减少面源污染,更能提高梨的口感与品质。我们不仅是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守护者。”崔国平说。淅川县林果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淑楠表示,为促进生态林果产业健康发展,淅川县整合涉农资金,每年投入林果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从果园灌溉、生物物理防治,到数字监控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同时通过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让淅川林果通过网络走出淅川、走向全国。目前,淅川已发展生态林果23万余亩,金银花等中药材10万亩左右,全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10万库区群众依托林果,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淅川县旅游发展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发展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全县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到淅川的游客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在位于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的4A级景区“丹江大观苑”,只见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石桥村55岁的村民李光山从2011年以来一直在景区从事设备维护等工作。“以前,我只能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种麦靠天收,一亩地最多产几百斤……现在我在景区一个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我的爱人和儿子也都在这里上班。景区把家里的十几亩坡地流转过去,还给我们缴纳五险一金。”李光山说。丹江大观苑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张清波告诉记者,景区占地6.38平方公里,为守护好水库生态环境,专门投资建设了4套污水处理系统,餐厨等生活垃圾“量身定制”收运线路,确保统一收集,应收尽收。景区附近村里还组建了清漂、护水、护林队伍,常态化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保护好一库碧水。